[36] [2009大暑 命题作文] 我看90后泥巴 2009-07-31 21:03掐指算来,真正的90后也才开始上大学。所以,绞尽脑汁,我真不知道我和90后能有什么交集。我建议把题目改成我看80后,那两位愣不同意,不知是何居心。本来要慎到最后一天写,又想躲下次出题,就愣篡一篇吧。因为在我们仨这儿出题,绝对是一件即费脑子又找骂的活儿,能躲则躲吧!虽然不能比黄洋同学快,但是只要比晓非快就行了,哈。
老大做TM的时候跟我抱怨过现在的trainee真是不好伺候,我只好安慰老大说,其实苦日子还在后面——再过几年摊上90后毕业了,就更有的受了。黄洋同学觉得90后很幸福,要我说90后就俩字儿“难搞”。
想当初,咱为了能从学校搞个车证骑车上学,愣把我家“搬”到十里以外;现在的90后,都是车接车送,每天上下学都把我家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想当初,咱的社会主义觉悟多高,国际歌,接过雷锋的枪……倒唱如流;现在的90后,字都还没认全,唱起周杰伦比我都溜儿!
想当初,咱的为人民服务意识多强,为了当值日生,还让老妈去幼儿园找老师;现在的90后,值日生直接都是老师了!
咱80后,多有责任感!挣的是卖白菜的钱,操的是卖白粉的心。90后呢,你倒过来人家都不一定乐意。
咱80后,多见过世面!吃过猪肉,见过猪跑。90后呢,这句歇后语就要倒过来说——没见过猪跑,还没吃过猪肉么?!
咱80后,多有民族意识!反美抗日,抵制法国,还有精力骂骂台独。90后呢,崇欧美也就罢了,还哈日韩!真没品味~~
好不容易篡了篇八股出来!要是赶上个70后的老师阅卷,估计就大笔一挥“80后90后,半斤八两,谁也甭说谁!”最后,希望下次的题目简单点儿~~~
阅读评论(1) | 添加评论 | 进入全文页面
[56] [2009大暑 命题作文] 我看90后Yang 2009-07-28 13:27我是个不折不扣的80后,尽管我觉得自己是非典型的那种。
我对90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觉得他们无比幸福——整整比我年轻了十岁啊!
十年前的我,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第一次来到大上海的十里洋场……
和爸爸妈妈说再见的时候,眼泪就那么自然而又不知不觉地掉了下来。
那时的我,一个人,和其他六七个陌生的女孩子,在丽娃河边的那座破旧的老式宿舍里开始聊天,介绍自己,认识别人。
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一个人在这个城市一待就是十年!尽管也有过大把奔波于中国一二线城市的经历,但是渐渐的只会习惯这个城市的空气和阳光,并且深深地把这里当作了我的家。
买了房子办了户口并且正式搬家这些竟然都是十年之后的事情!
我经常感叹,花了十年,我才在一座自己习惯的城市安家,真的是等了好久!
晓非和妈妈都说其实我不该把上学的七年都算进去的。
人说十年是一道坎。
我也仿佛觉得今年自己的感慨尤其多!
最常常想起和记挂的问题就是如果这十年,自己不是向当初那样走过来,是不是一定会在上海安家,是不是安家的这条路会走得更长久抑或另有捷径呢?
其实,晓非的这个题目真的不简单;或者说现在的高考题越来越难了。不知道身边二位迟迟不动笔是不是也觉得难下手。
我其实本想写写十年前的自己;但是转念一想,那样充其量不过是十年前的80后,却永远不是90后。
在我看来,90后的孩子们有着独特的自信和独立。
80后的我,在学校的时候只知道乖乖读书而两耳不闻窗外事;而他们大抵会谈至少一场的轰烈爱情。
80后的我,毕了业就开始循规蹈矩的参加各大公司的招聘和面试,想着拿到多少offer来证明自己的优秀;而他们大抵认为自己的优秀不需要让别人证明,或者更加愿意自己给自己当老板;
80后的我,工作了之后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和爸爸妈妈早日团聚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城市老老实实安个家;而他们大抵会觉得离开父母越远越好,更落得耳根清静。
80后的我,安了家之后就开始郁闷自己越来越看不清自己想要的生活和这所谓的生活目标;而他们大抵永远不希望有计划和目标这些个事题牵拌自己的前进。
……
就这样,80后的我,充分认识并依稀羡慕90后的洒脱和无拘束,却依然乐得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并且骄傲于自己的这份执著。
阅读评论(3) | 添加评论 | 进入全文页面
[43] [2009大暑 命题作文] 我看90后xiaofei 2009-08-08 10:21坚持写90后来着,因为最近对小一辈比较感兴趣。不过我的孩子注定连00后都赶不上了,日后的代沟一定深得能翻船。
中学的时候写过一篇周记,断定我爸和叔叔是两代人,时代背景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性格,演绎了不同的故事。如今爷爷奶奶一共有3个孙辈的孩子,我81年出生,堂弟1992年,堂妹2003年,我们三个人之间各隔了11年。目前为止虽说我父母时常在外面逛悠,但形式上毕竟是个完整的家庭,而这两个小孩都在上小学的这道坎时开始守着妈妈过日子。
上次拉着妹妹的小手,跑遍了北京海洋馆的各个鱼缸。她就像那种灵动的小鱼一样,停不下来,难得手脚暂时歇息,小嘴也一定呱呱地嘟囔着什么。带了她一天,回到天津,至少在24小时的时间里,我还是改不过说话的语气,奶里奶气的。
6岁的孩子能懂得多少,能有多少的理性去悲哀伤感,谁都说不清。她妈妈讲,带着她爬上天安门城楼的时候,跟女儿说应该让你爸爸也陪着你来玩的,那样他就可以给你讲很多这些建筑的故事,可现在他陪不了我们多久了,小女孩会撅着小嘴说,“妈妈,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越往前走,估计这个社会里家庭这一形式会越来越脆弱,是不是这些小孩会更多地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想当初,我多羡慕堂弟那精致的童年生活,双层的小床,漂亮的衣服,高级的玩具,钱终究还是没堆出一个
幸福的回忆。
祝愿两个孩子一生平安。
阅读评论(2) | 添加评论 | 进入全文页面
◇ Yang 2009-08-04 10:00 #1
太逗了!!
有些细节写得好真实!我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